大冶资讯网

广州白云:枢纽门户功能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2023-08-19 10:32:30 来源:羊城派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实习生 苏映绮

白云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既是广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也是全市生产要素流动最频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近日,广州市委宣传部组织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活动,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实地走访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中心和广州国际港了解到,白云区正不断发挥四大交通枢纽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推动枢纽门户功能提升,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中心:以白云区为核心,推动“总部+基地”产业集聚


【资料图】

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中心是白云区轨道交通行业总部集群项目,园区汇聚大湾区轨道交通各领域头部企业、数字型创新型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并完善广州轨道交通产业的产业链,助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推动广州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该中心的展厅,可以直观看到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清晰脉络。据了解,广州轨道交通产业2022年已超过2200亿元,2023年预计将突破2500亿元,在全国位居前列。并且,广州轨道交通产业链条完整,与国内其他传统轨交装备产业城市相比,广州各细分领域发展较为均衡,其中运营服务较为突出。此外,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还具有产业集群态势明显的特点,已初步形成“一核三区多基地”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其中,白云区作为轨道交通产业的“核心区”,规划“总部+基地”产业集聚,产业发展中心的定位就是轨道交通企业总部集聚区,已汇聚广州长客阿尔斯通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等3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另外,其他各区也均发展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共同支撑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重任。

走访过程中,记者还看到展厅内陈列的空调压缩机、盾构机械、车载直流高速断路器等各式设施模型,这些先进装备也见证着广州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本土化的历程。

“广州地铁是国内较早‘吃螃蟹’的企业。建造地铁1号线时,我们大部分设备都依赖进口,而到了地铁2号线,我们使用的国产化设备已超过70%。”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秘书长姚世峰介绍,设备国产化的过程大大推动了国内轨道交通上下游链条的行业自主化。例如落户白云区的本固电气,其自主研发的车载直流高速断路器具有颇多技术亮点,通过装置该仪器能够直接抓取列车电流的变化,第二代数字化高速断路器还可以做到智能诊断,进一步保障列车牵引安全。“此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在广州轨道正逐步推广。”姚世峰说。

他还提到,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五新线建设中,机电类项目采用“设备采购+运维服务”总承包模式,支持白云电气、佳都科技、铁科智控、广日电梯、广州中车等本地机电装备制造核心企业发展,壮大本地机电龙头企业实力;施工类项目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促进了中铁、中铁建、中建、中交、中电建等施工央企落户广州,由此使得广州实现轨道交通全产业链本土化。

据悉,未来广州轨道将围绕形成大湾区“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轨道交通格局,谋划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以城际铁路为骨架,打造以广州为中心的1小时轨道都市圈,在此基础上,依托新一轮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进一步带动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发展。

广州国际港: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千列,助力“粤货卖全球”

庞大的龙门吊下,整齐堆砌着一个个集装箱,等候中欧班列载着它们驶向远方;操作室内,工作人员正按照系统的远程指示,有条不紊进行货物装配,新一班次的列车即将发出……这是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在走访时看到的场景。

广州国际港站位处白云区江高镇,与广珠铁路接轨,是白云区四大国际交通枢纽之一,目前已投入建成2线束4条集装箱装卸作业线,配备6台现代化的专用集装箱龙门吊与1台正面吊,可同时进行4整列集装箱班列的装卸作业。

广东广物国际物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叶小亮介绍,截至目前,广物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千列,形成了“多线开行、多点集运、多式联运”的集疏运网络,已开行47去5回共52条线路,并与西安、新疆等运营平台合作,实现了“粤陕号”中欧班列的常态化开行,开行了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班列,打通了第四条战略通道,目的地可达俄罗斯、中亚、欧洲等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在货物品种上,班列出口方向从日用五金单一低价值的品类,逐渐扩展到新能源车,白色家电、基站通讯设备等高附加值货物,回程进口主要有板材、沥青、麦麸颗粒等,承运货品逐步丰富,为广东省外贸企业构建了一条快捷准时、安全稳定、绿色环保的物流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庞大的站场,却能在单班作业人员仅需20人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整场作业,自动化程度令人惊叹。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场调邓宏伟表示,工作人员作业所用的场站辅助系统是基于集装箱中心站特点开发的具有专业运输特征的集装箱场站作业信息系统,目前已实现集装箱装配等多项自动化和作业半自动化,为场站高效组织生产作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相较于其他车站,我们速度快,效率高,在我们场站系统固化了进站预约、装车发运、到达交付等核心作业流程,简化了客户业务办理环节,集卡车进出站全流程用时仅需20分钟。”

据悉,作为广东省珠江东西两岸的重要陆上国际货运“双子星”枢纽之一,广州国际港还将接轨广州南沙港深水码头,发挥“钢铁驼队”陆上丝绸之路的外向服务功能,形成全国首个集合高铁、公铁、空铁、水铁、海铁等多式联运为一体的综合性、全天候交通运输枢纽。

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物流运输管理科科长李鹏程表示,为加快物流产业集聚化、高质量发展,白云区正充分发挥广州国际港作为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区位优势,通过不断扩大、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合作的规模,助力“粤货卖全球”的能力持续增强。同时,加快广州国际港周边“五横三纵”配套路网建设,并谋划建设内河港,争取打通空港、铁路港到南沙海港的物流通道,积极推动广州国际港开展周边2373公顷片区规划,大力发展空铁水陆多式联运,为白云区打造千亿级航空运输与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按下“加速键”。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王敏校对 | 潘丽玲

关键词:

热门推荐